系列文章 | 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繁花(3) ——莫干山会议正式代表结构化群像-九游会ag官方网站

系列文章 | 中国改革开放史的繁花(3) ——莫干山会议正式代表结构化群像

卷首语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望历史,我们更应珍视来之不易的今天。

1984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一批思想开明、富有激情的中青年学者云集浙江德清莫干山,开启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莫干山会议。会议的召开,是多方势力与条件共同推动的。朱嘉明、黄江南、张钢、刘佑成四人,经过五步,凝聚共识,组织此次会议。他们在风险中周全考量,争取了开明力量的支持,通过原始众筹方式取得资金,在浙江这块改革开放先行区上举办了此次会议。

会议汇聚了全国各地关注改革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富有理想,勇于探索。会议的召开为青年一代在中国新时代的崛起提供了舞台。当时,商品经济理论仍遭到部分势力的抵制,城市改革尚未全面铺开,会议的举办并不容易。但是,这些中青年学者以务实的态度,为党和国家建言献策,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回顾莫干山会议,让我们重新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文 | 夏 日

安邦智库(anbound)研究员,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产业经济、乡村振兴以及社会治理等,曾主持或参与多项政府机构等研究课题,长期在全国多地开展驻社区调研,撰写大量调查报告随笔和政策评论,多次发表在人民日报、中国社会报、澎拜研究所、中新经纬等媒体及杂志。

图 | 1984年莫干山会议照片

1984年莫干山会议,即“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已经过去将近40年,一直被历史所记忆。根据《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名单》,总计有与会人员约180人,包括浙江省领导、中央部委代表11人;会议领导小组成员11人;会议人员124人;浙江省特邀和列席代表19人等。

其中,会议人员属于正式会议代表,也是本文所要描述与分析的群体,分为两部分:绝大部分是通过征文,按照 “五不讲”原则,采取以文选人的方式,在1300篇文章中选拔出来的。同时,还有少数的会议发起者和组织者。这124名正式会议代表在各地比较活跃,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产生的一批人。他们具有思想解放、有理想有激情、关心国家大事的特点,成为整个莫干山会议的主力军。

那么,124名正式会议代表到底是哪些人呢?笔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从区域、年龄、单位三个方面分析如下:

一是区域以北京为主,以改革开放先行区为辅,涵盖24个省、市、自治区。

自1978年后,北京地区陆续形成了很多具有影响的研究圈子,包括农业农村圈、金融圈、宏观经济圈、军事圈等,热衷于探讨中国改革发展之路。其中,朱嘉明、黄江南等组织了九次“国民经济讨论会”。而地方也形成了不少的研究圈子,比如上海、天津、吉林、浙江、陕西、甘肃等。他们除了探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也对国家改革积极发表见解。其中,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就办有读书会,探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问题。然而北京与地方的联系与交流还局限于不太大范围。于是朱嘉明、黄江南等北京地区的组织者希望不仅要把北京的中青年学者动员起来,还应该把全国各地有志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中青年经济学者都发动起来。于是,按照当时商议的原则,莫干山会议主要面向全国,但是在当时的信息与交通条件下,北京地区近水楼台先得月,自然是中心。在124名征文代表中,北京53人,占42%。改革开放先行区的代表也比较多,主要可能得益于这些地区思想更开放,也更关注新闻媒体发布的信息。浙江10人,占比8%、广东8人,占比6.5%。至于其他地区,上海11人,占9%;天津7人,占5.6%;陕西、新疆、西藏、湖北等中西部地区也有少量的代表参加,如陕西6人;湖北2人。

图 |1984 年莫干山会议上,与会人员的会议记录。

二是年龄以青年为主,以中年为辅。

时代是属于青年人的。然而,在莫干山会议之前,青年人在社会舞台上一直处于被压抑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中国的经济学界中有青年几股力量已经开始兴起。一是高学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二是中国社科院及地方社科院青年研究队伍;三是在京的中央和国家部委的相关研究机构,以及挂靠在相关部委、具有民间“基因”的研究组织的青年研究人员。除上述专业研究队伍外,在民间还有大量关心改革的中青年在执着探索。在莫干山会议筹备过程中,朱嘉明认为光靠老一代不行,年轻一代应该登上历史舞台。而张钢自述在北京月坛北街办公室里,提出“中青年”的说法。于是,当时进行全国征文时,组织者就把对象年龄确定为中青年。从具体的征文来看,实际上主要是青年。根据时任中组部青干局干部阎淮在莫干山做的一份知识分子调查问卷显示:在75个代表中,大学生与研究生多,占比85%;年龄低,平均34岁。其中,会议发起者朱嘉明33岁;黄江南34岁;张钢35岁;刘佑成34岁,甚至还有不少20多岁30多岁的。这些青年主要是上世纪50年代出生,经历“文革”、上山下乡,恢复高考之后考取大学和研究生。大多数是用自己的硕士论文来参选。比如参与价格双轨制讨论的华生(1953年生)、何家成(1956年生)、张少杰(1953年生)、张维迎(1959年生)等,都是82级研究生。

三是单位以高校与社科院为主,以事业性研究机构以及党政机关为辅,涵盖企业、新闻等单位。

从前面叙述看,当时这些几股青年力量主要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产生的,特别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大学生、研究生开始成长。这些青年主要集中在高校、社科院、政府、民间挂靠研究组织几个地方。其中,高校主要是北大、清华、人大、南开、复旦等;政府机构主要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挂靠研究组织比如中国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以及各种报纸,比如经济学周报、世界经济导报等。这些青年人平时互相有来往,经常聚会,探讨各种改革发展问题。因此,在莫干山会议筹备过程中,这些青年人自然是最先获得举办莫干山会议消息的群体。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在124名征文代表中,高等学校38人,占30%;中国社科院和地方社科院30人,占24%。政府所属事业性研究机构18人,占14%;党政机关干部20人,占16%。企业界的人主要来自国有企业,平时主要靠自学从事相关研究的,总计12人,占10%。其中,泰州炼油厂的闫卡林,没有学历,自学成才,独立从事研究,在全国性学术刊物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及研究报告。还有西单商场的赵聚武,山东兖州印染厂的翟新华等。新闻界等有8人,约占8%,比如《浙江工人报》的陈宗泽;《中国农民报》的唐海。

总体而言,莫干山会议的正式代表区域以北京为主,年龄以青年为主,单位以高校与社科院为主,在一定程度把有志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中青年经济学者都发动起来,为青年的时代崛起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注释:

1.柳红.1984:莫干山会议[m].东方出版社,2019.

2.常修泽.史料版1984年莫干山会议.此文原载于《学术研究》杂志2012年11期第63-74页,被收录于《1984:莫干山会议》一书,第25-57页。被收录时,此文个别地方做了订正。

3.柳红.历史之棱镜.此文原载于《经济观察报》2014年9月8日,被收录于《1984:莫干山会议》一书,第58-89页.

4.张钢.关于莫干山会议的若干背景情况.此文被收录于《1984:莫干山会议》一书,第202-217页.

5.会议文件:《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代表名单》,被收录于《1984:莫干山会议》一书,第262-274页.

6.闫卡林:一个特别与会者.此文被收录于《1984:莫干山会议》一书,第248-255页.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用户名:
密码:
 
网站地图